日前,学院邀请大连市文联副主席、辽南刘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吉程大师来校,以“十二生肖面塑技艺”为主题,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了一堂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趣味的面塑课程。刘吉程大师重点介绍了面塑的历史渊源、金州刘氏面塑的特色技艺以及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带领同学们亲手制作形象生动的生肖作品,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面塑,这一以面粉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历经千年演变,被誉为“传统艺术的活化石”。课堂上,刘吉程大师以《金陵十二钗》《一百单八将》等代表作品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面塑从祭祀用品到艺术收藏的升华历程。他提到,辽南刘氏面塑扎根于大连金普新区,融合了北方民俗的质朴与艺术创作的精致,其作品题材涵盖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乃至时代人物,技法上独创的“八刀法”更是以简洁刀工塑造细腻神韵,令在场的同学们叹为观止。

作为辽南刘氏面塑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吉程大师深耕非遗技艺四十余载。他介绍,金州刘氏面塑不仅注重传统民俗的表达,更在技艺上推陈出新,将面塑与现代潮流结合,开发出盲盒、动漫人偶等产品,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理论讲解结束后,刘吉程大师现场示范了十二生肖面塑的制作技巧。从揉面、塑形到细节雕刻,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将彩色面团化为灵动的生肖形象。幼儿教育专业2023级的一名同学表示:“原本以为面塑只是‘捏面团’,没想到需要如此细致的观察和耐心,还需要结合许多复杂的技艺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讲座结束时,每位学生均完成了专属的生肖作品,如憨态可掬的小猪、灵动可爱的小狗等,作品排列成行、形象生动。

面塑技艺的传承不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培育。面塑作品承载着民俗智慧与道德教化,如《寿桃》象征敬老,《醒狮》寓意奋进,这些内涵与幼儿教育中的美德培养不谋而合。学院现代服务系负责人表示,此次课程是“大连市技师学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暨艺术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缩影,旨在通过实践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家级非遗陶艺大师、金普新区剪纸艺术传承人等入校为学生开展更为丰富的课程,强化学院美育工作内涵建设。

这场非遗与美育的碰撞,不仅让传统技艺扎根年轻一代的心田,更彰显了学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正如刘吉程大师所言:“每一件面塑都是历史的碎片,而年轻人的双手,正在拼接出文化传承的未来图景。”学院将继续推进非遗文化进课堂,强化美育浸润身心的效能,书写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新篇章。